甘地故居
2009年是印度旅游年。印度,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,还有浩瀚的人文景观。印度,的确如同其宣传语那样,给人一种“不可思议”的感觉。
印度之行,拜访“圣雄”甘地的故居是重要内容之一。虽然他身处的时代对我而言是陌生的岁月,但作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伟大领袖,他早已成为印度的一种人文符号。
孟买满大街的参天大树,缓冲了贫民窟给人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。拉不拉目路19号,一所被绿树与鲜花环绕的米黄色西洋式三层建筑,在嘈杂的孟买,仿若世外桃源一般。这,便是甘地故居。年轻的印度美女导游斯米达告诉我,这其实是甘地朋友的居所,1917年至1934年间,甘地在孟买工作和生活时一直借居于此。稍微读过点历史的人都会理解,家对于甘地来说,其实是很淡泊的概念。天下之大,处处为家。
免费开放的甘地故居里挤满了前来瞻仰的外国游客和印度本地人。在印度,甘地被尊称为“国父”,他号召印度不同阶层团结起来,最终为印度争取了独立。如今,这里也已经成为展示印度人追求自由和民族精神的人文博物馆。
一个身材瘦小、性格温顺的人如何能为印度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?是怎样伟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为争取祖国独立与和平,一生中17次绝食、18次入牢?走进甘地故居,我脑子里充满问号。
进门,接待台边,便是甘地的半身铜像。只见“他”面目清癯,笑容温和,目光眺望着前方。
在故居的介绍资料中,我发现了中文版本,一阵欣喜。故居的一楼,整个就是一座甘地图书馆,里面收藏着近三万余册来自世界各地、以各种语言描述的关于甘地生平、思想的书籍。里面有不少欧美游客,静静地坐在大大的书桌旁,翻阅着图书馆里的甘地传记,一坐就是半天。步入二楼,挂有不少甘地的生活照片和他曾用过的实物。一箪食、一瓢饮,极简的器皿将其极简的生活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示于后人眼前。
就算您是对甘地一无所知的人,当您通览了三层楼上那31个浓缩了甘地一生中精彩故事的实景画面,内心便再无法平静。这31个定格在玻璃罩里、以生动的人物群像再塑的场景,形象地记录了甘地传奇一生中颇具影响力的瞬间。
记忆犹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:瘦骨嶙峋的甘地,只裹着一块缠腰布,在24天中走了385公里的路,步行至孟买以北的丹迪,号召村民举行和平示威。正如同故居工作人员所介绍的,其实,甘地最大的人格魅力来自其处处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:为了印度的独立,他毅然放弃原本优越的生活条件,走进群众,与百姓一同忧欢,并引导人们追求着共同的追求。言传身教,甘地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他能深入百姓中间,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他们,建立相濡以沫的关系。正是在他不断努力下,成千上万的民众提高了爱国热情,走上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。
甘地故居里的故事与警句,令人动容。脑中不由地闪现出爱因斯坦曾评论甘地的一句话:“后人可能很难想像,像甘地这样的血肉之躯居然曾经在我们的星球上生活过。”
有一个房间,给我印象颇深,那是完全按照甘地卧室原样保留的:一张薄薄的白色褥子铺在地上,右边一架手摇纺线机,左边一双木屐和一些纺好的线团,褥前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。朴素,甚至简陋。但正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,却酝酿出许多载入史册的政治事件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当年甘地在这里策划过许多争取印度独立的活动,比如1918年为纺织工人罢工而绝食,翌年还组织了全国性的罢工和绝食运动。1921年,甘地策划“抵制外国货品”的行动,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了高潮。在楼顶阳台的一堵墙上,我发现了一块铜匾,说明了这正是甘地被捕之处。于是,此刻正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,前来拜访的人,如我,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华贵的力量,撼动心灵。
甘地一生的实践,是印度现代历史的一面镜子。他曾深情地说过:全印度都是我的家族。原来,心怀天下,才能最终以爱与真理赢得和平。
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,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,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、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,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"无搜索,知百事"的电子新闻平台。
免费订阅
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