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旅游俱乐部(CTTC)

用户名 密码
旅游达人:免费注册登录

世界游网
世界游网

首页 > 新闻 >

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:《卫报》力荐的欧洲最佳春游胜地

2025-04-16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1日内删除。
导读:这片现实版"纳尼亚"秘境,4月紫色花海+魔幻复活节,错过再等一年!
  英国三大报之一的《卫报》(The Guardian)近期推荐了“欧洲五大最佳春游胜地”,臻选出既能享受温暖气候和淡季价格,又能避开人潮高峰的性价比之选,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地区(Slovenian Alps)有幸入选。
 
维利卡普拉尼那高地上的番红花海。图源:Davor Lovincic / Getty Images
 
  "在阿尔卑斯群峰的环抱中,枕着星河入眠,万籁俱寂间偶闻牛铃叮当,是一种神奇的体验。”——作者Noah Charney
 
  当春日来临,斯洛文尼亚北部卡姆尼克-萨维尼亚阿尔卑斯山(Kamnik-Savinja Alps)的积雪开始消融,番红花初绽芳华时,我总爱前往维利卡普拉尼那高地(Velika Planina)。每年4月有两周时间,整片高地都会被怒放的番红花染成紫色的海洋。若残雪犹存,这紫花与白雪交织的景象便成了大地岁序更新的震撼象征。
 
 
  这片高地是现实世界中最接近《纳尼亚传奇》(The Chronicles of Narnia)的秘境。对我这样一位C.S.刘易斯(C.S. Lewis)的忠实书迷而言,这儿令人想起了“狮王”阿斯兰牺牲自我,将纳尼亚从白女巫暴政下的永恒寒冬中解救的故事。书中"终年寒冬,却永无圣诞”的设定,在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地区化作了番红花迎候的另一个节日——复活节。
 

 
  这个联想绝非牵强,因为《纳尼亚传奇》系列电影的部分场景正是在斯洛文尼亚取景的,而改编自波兰作家安杰伊·萨普科夫斯基(Andrzej Sapkowski)小说的奇幻美剧《猎魔人》(The Witcher)也曾在此拍摄过外景。因海拔较高少有猛兽袭扰牲畜,这片波浪般起伏的高海拔草甸自青铜时代起便作为夏季牧场,绿意盎然令人沉沦。
 

 
  经年累月间,这里孕育出独特的阿尔卑斯文化。牧人们身着松脂条编织的防水斗篷,形似《亚当斯一家》(The Addams Family)的“长毛怪”伊特,居住在酷似中土世界《霍比特人》(The Hobbit)洞穴的矮屋中。他们手工制作有着独特花纹的Trnič特色干酪,喜欢玩一种将雕花木棍抛掷到矮松枝桠上的传统游戏。
 

身着传统服饰的卡姆尼克-萨维尼亚阿尔卑斯山牧羊人。图源:Imago / Alamy


 
  斯洛文尼亚的复活节从周六开始,家家户户将复活节餐点装进篮子里,盖上装饰布,然后提篮前往教堂接受祝福。周日清晨的弥撒结束后,这些餐点便是早餐,而每道食材都隐喻着耶稣受难的故事。例如:“国民甜点”波提察(Potica)是一种核桃馅的环形蛋糕,象征耶稣受难时所戴的荆棘冠;山葵根代表圣钉;烟熏火腿暗喻耶稣的圣体;红酒被视为宝血;而用红洋葱皮染制的红鸡蛋则对应着耶稣所受的痛苦。
 

 
  作为热衷“混搭美食”的美籍侨民,我将所有食材夹进波提察蛋糕做成三明治,戏称为"复活节盛宴"。斯洛文尼亚人的热情好客令人如沐春风,无论你来自何方——哪怕执意制作这些"离经叛道"的三明治——他们都会向你释放温暖情谊。
 
 
编译自《卫报》
作者:Noah Charney
 
世界游网微信
分享到:
我要评论
邮箱:   姓名:  IP:3.146.206.173

验证码: *

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世界游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 

世界游电子周刊

查看周刊

  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,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,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、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,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"无搜索,知百事"的电子新闻平台。

免费订阅
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!

立即订阅

相关新闻

世界游微信号扫描二维码或
查找公众号
"游世界"
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