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出发是单独的,我的旅程是寂寞的,我的前途是蒙昧的。……在这道上摸索的,不止我一个;旅伴实际上尽有,止是彼此不曾有机会携手。──徐志摩
活在现代,很容易觉得放眼望去一片杂沓,诸般琐事弥天盖地而来,却又无所遁逃。真有什么事嘛,倒也说不上来;如今已不是那种拋头颅、洒热血的大时代,现代人也不容易有什么大悲大喜、大是大非,点点滴滴都在琐细之中累积、侵蚀、成就、消磨,了无声息痕迹。
生活有时像坐公车,一个个站牌井然镶嵌,铺排出笔直的专用道:时速不可超过40公里,司机不可过站不停,乘客不可任意上下车。虽说红尘万丈,车如水马如龙,沸沸汤汤好不热闹,却也寂寥枯索。
我在去年底到西班牙走了一趟,沿着“圣雅各之路”(Camino de Santiago)到位在依比利半岛西北端的圣地亚哥(Santiago de Compostela)去朝圣。但我既非教徒,也不准备信教,这圣朝得有点名不正、言不顺。
我从《山高水清》和探索频道晓得了这么一条路。电视影像和书籍勾起我去亲身体验的渴望。对走在上头的朝圣客,我感到好奇。“千里江陵一日还”早已不符合现代人对速度的需求;上帝的墓木已拱,最新的流行是上网告解、祷告、扫墓,只要稳坐家中,弹指可成。
但是据估计每年仍有50万人甘愿花上数周到数月不等,栉风沐雨,一步一脚印地徒步走上近千公里。如果每个朝圣客援臂携手相连,就是一条蜿蜒800公里的人龙。这条路什么特奇绝灵秀之气,能吸引这么多人?是什么信念,支持他们远从世界各地到这西班牙的偏远地区朝圣?
我从西班牙中西部的城镇雷翁(Leon)出发,沿途晴空如洗,山头暟暟白雪终日不消。这时节天寒地冻,早已过了七、八月的朝圣旺季,但是瞻前顾后,路上不见一人,却是出乎我的意料。不见前人,后无来者,天地悠悠之感油然而生。
我把自己放逐到一片空白,不知道路上会碰到什么事、遇到什么人,也不知道今天会在哪儿落脚。我渴望看到越过下一个山头的景色,对转过弯之后的未知感到好奇。
徒步旅行不可承受之重
背上的行李也不轻盈:一只背包装了一套换洗衣物;左一个睡袋,右一只肩袋,装着饮水、零食、相机、行程资料,总共约有十公斤。肩上的行李以其重量分分秒秒提醒我,携带的必要性。
背包里还有两本书──王国维的《人间词话》和中法对照的卡缪《异乡人》。王国维《词话》所收的词既广且精,又有滔滔议论,读起来过瘾。卡缪也曾是这条路上的朝圣客。踏着卡缪的脚步,想象他当年所见景色,孤孓一身读《异乡人》,也算是妙事一件。
圣雅各之路在西班牙境内呈东西走向,从庇里牛斯山区的巴卡罗斯(Valcarlos)算起,全长将近800公里,步行起来差不多要花上一个月,而我的时间只有十天。以一天走8小时,每天30公里的脚程计算,距圣地亚哥约两百公里的雷翁是理想的起点。
走在圣雅各之路上头,白日有太阳指引方向,到了夜里,银河粲然,东西横亘,指引朝圣客夜行。但是这条路所经之处几乎毫无逻辑可言。它穿过人声鼎沸的闹热市区,也与荒郊的兽迹相混;它有时贴着高速公路蜿蜒,身旁汽车疾驰,即使纵声高歌也无妨;有时又穿过民宅房舍门前,不染尘嚣,不由得收敛心神,放轻脚步。它是一条活的道路,随着沿途人们生活的活动而改变面貌与行经路途。
我离开雷翁之后,镇日沿着N-120的高速公路(high way)行走,想到昔日朝圣客靠着有“乳之路”(milky way)之称的银河辨识方向,而如今指引我路途的却是高速公路,不禁哑然失笑。
用毛孔感受时间的变化
一日的行程,大致有这么个规律:衣物由多而少,又由少而多。清晨即出发,此时太阳还未升起,天色一片昏暗,眼前景物罩上一层严霜。我戴上手套、毛线帽,围巾蒙面严阵以待,全身上下只有眼睛裸露在外。
冷归冷,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巷道、足迹杳缈的旷野,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:满足于还有一整天的时间在握,还不需担心今晚落脚何处,可以不必急着赶路,即使迷路也有一种“只缘为花开”的雅趣。
在西班牙人笃信的天主教里,有所谓“日课”的仪式,把一天分为八段祷告时间。每一课都蕴含不同的意义,传达不同的讯息。从朝阳初升到日正当中,要人从容开始,以庄严、均衡的步调与全心的专注做任何一件事,并心怀祝福。
经过一夜睡眠,踩着规律的步伐,身体开始热络起来,疲倦还没爬上身躯,又有一整天可以从容消磨……。这种满足感──觉得自己如此富足──是一般“上车睡觉、下车尿尿”的旅游难以想象的。
只身走在山区,更觉蓝天广袤深邃。远离了公路的喧嚣,没有昆虫飞行的嗡嗡声,连鸟儿也噤声。这是正午时分,一日阳光最灿烂的时刻,却也是最静默无声的时刻,只有冷冽微风刮过零落树梢的颤动,以及脚底碎石有规律的橐橐声。随着日头高挂,气温回升,我也把围巾和手套解下,然后毛线帽,甚至外套也揽在手臂上,解开衬衫的钮扣,发散热气。
圣雅各之路
雅各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,传说在公元42年在巴勒斯坦被斩首,遗体流落到西班牙西北角。一直到九世纪,一位法国主教说是靠着星光指引,在欧洲边陲之地找到雅各的遗骸,这地方后来发展成圣地亚哥。
如今的地名Santiago de Compostela还留有传说的痕迹:Compostela源自拉丁文campus stellae,意思是“繁星之地”,说的正是在星光指引下找到雅各遗骨的事迹。
在中古世纪,朝圣的基督徒络绎不绝于途,甚至远在希腊都有指向圣地亚哥的路标,这股热潮也把圣地亚哥推上“基督教三大圣地”的地位,与罗马、耶路撒冷齐名,同时也刺激文化的交流。
在过去的近一千两百年来朝圣者不绝于途,动机则各不相同:为了信仰、为了还愿、为了赎罪、为了运动健身,还有人为了找个结婚的对象(乔叟的《坎特伯里故事集》里头就有人在朝圣路上找到如意郎君)。包括圣方济、卡缪、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都曾是这条路上的朝圣客。
朝圣者只要能徒步行走一百公里、或是骑自行车两百公里,经过沿途大小教堂盖章证明,就可以在圣地亚哥大教堂领到一分名为“繁星之地”(Compostela)的文件。
整条圣雅各之路都设有相当清晰的路标,让行走其上的朝圣客免去迷路之虞。有时是石碑,有时是金属立牌,有时只以几笔黄漆画成的箭头表示(在法国境内则是用白漆表示)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“圣雅各之路”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欧洲议会把定它为第一条“欧洲文化旅行路线(European Cultural Itinerary)”。
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,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,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、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,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"无搜索,知百事"的电子新闻平台。
免费订阅
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