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兰西南部海滨渔村小镇耶尔瑟克,素有欧洲贻贝的“麦加”之称:荷兰每年出产的1亿多公斤贻贝半数以上由这里销往世界各地。每年8月的第三个星期六,这个只有6000居民的小镇都要举办贻贝节。今年的贻贝节,我们慕名而往。
从布鲁塞尔出发北行约1小时,汽车便进入了通往耶尔瑟克的乡间公路。果然像行前所担心的那样,此时只得跟着浩浩荡荡的车队,缓缓徐行。好在每个路口都有童子军指路,游人不费任何周折就能找到车位。一个数万人参加的活动,由一群孩子来指挥交通,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。
走在小镇里,既看不到“某某之都欢迎各界宾朋”的横幅,也听不到市长或省长热情洋溢的讲话,更没有任何“招商引资”的签约仪式。倒是街旁一些家庭小院里,摆着些瓜果蔬菜,二三个人倚门而立,只顾彼此聊天,并不招徕顾客。来到镇中心,只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,游人摩肩接踵。靠近码头的海堤上,更是商贩云集,平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。流动餐车随处可见,阵阵香气扑面而来。民间乐队也来助兴,传出的音乐震耳欲聋。随着人流,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设在码头的贻贝品尝区。交了1欧元的门票后,排队进入。贻贝品尝区,10几只大锅一字排开,10多名志愿者汗流浃背,有的忙着将贻贝与葱头、胡萝卜等配料装入锅中,有的不停地把煮熟的贻贝盛进塑料盒,供游客依次取用。新鲜贻贝煮熟后,黑色的壳张开,露出肥厚的贝肉,香味扑鼻。码头上,一排排长桌相连,近千名不同肤色的游客对坐而食,在海风轻柔的吹拂中一同享受人间美味。
品尝过贻贝,在大棚里休息片刻,我们便登上大渔船到海上游览,参观贻贝养殖场。数十艘渔船汽笛齐鸣,列队开航,浩浩荡荡向海上进发。船头浪花飞溅,船尾海鸥追随。遗憾的是,船队在东斯凯尔德海湾内前行了约半小时就返航了,未能让我们一睹东斯凯尔德大坝的芳容。
为抵御飓风和海啸的肆虐,荷兰从1956年开始投入数十亿美元,修建举世闻名的三角洲工程。1976年,三角洲工程在完成四道大坝建设后进行修改。其原因是,发现原来生活浅滩的贻贝、牡蛎及一些浅海植物正濒临绝种。在兴建东斯凯尔德海湾8公里长的大坝时,采用了非完全封闭的方案,坝墩上安装了62个巨型活动钢板闸门。在天气晴好时,水闸是开放的,河水从这里流入大海。一旦风暴来袭,水闸会在1小时内关闭,切断汹涌而来的海潮。
大坝的兴建使东斯凯尔德湾成了一个风平浪静的内海,也成了养殖贻贝的最佳海域。此外,政府对贻贝幼苗的采集以及养殖场的划定等也有严格的限制。正是这种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平衡,才使海滨渔村小镇耶尔瑟克成为举世闻名的贻贝之乡。
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,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,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、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,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"无搜索,知百事"的电子新闻平台。
免费订阅
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!